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民警及時上門“止損” 從詐騙分子手中挽回1100元

  中新網福建新聞8月25日電(劉麗秋)“足不出戶,月入過萬”“零風險”“高回報”動動手指就能賺錢……是不是心動了?但是錢真的那么好賺嗎?警察蜀黍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,這絕對是詐騙!

  日前,鳳崗派出所成功勸阻一起刷單返利類電信網絡詐騙,及時為群眾止損。

  8月7日22時,鳳崗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的預警指令,事主林女士疑似正在遭遇刷單返利類電信網絡詐騙。

  接到指令后,民警廖小寶持續(xù)撥打林女士的電話并趕到其家中。經民警詢問得知,其上網時添加陌生人微信,后對方向其介紹,下載某款APP后,在里面充值能獲得大額返利。林女士經不住誘惑,在對方誘導下下載了APP,林女士先后向對方轉賬兩筆,在進行刷單操作后,對方向林女士返還本金,以及1100元的返利。

  此時,對方攛掇林女士去網絡貸款、向親友借款等方式進行大額籌款,繼續(xù)進行刷單操作。民警聽完林女士講述的來龍去脈,查看其聊天記錄、轉賬記錄,斷定此為典型的刷單返利類電信網絡詐騙。

  “您趕緊停下手中的操作,不要再參加這個活動了,趕緊刪除對方好友,對方是騙子!睘榉乐沽峙可袭斒茯_,民警要求林女士立即卸載該APP并刪除對方微信,同時對其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宣傳。隨后,林女士聽從民警的勸說,將APP刪除。

  次日早上,民警廖小寶對林女士進行回訪,再次與林女士電話聯系確認其是否已卸載該詐騙APP,林女士言語中含糊其辭。民警當即明白其還存在僥幸心理,可能重新安裝了APP,便立即上門找到林女士。民警見到林女士后,發(fā)現林女士果然重新下載了詐騙APP,雖然她的微信、支付寶、銀行卡內余額所剩不多,但她已經準備聽從對方的誘導,提取信用卡及花唄現金(可用額度約1萬余元)向對方再次轉賬,繼續(xù)參與刷單返利以求獲得更多的返利報酬。

  為成功喚醒林女士,避免其后續(xù)再次遭遇詐騙造成財產損失,民警當場監(jiān)督其卸載涉詐APP,刪除對方微信,并告知其先用小額返利引誘被害人,隨后詐騙大額錢財,是刷單類電信網絡詐騙的典型手段和方式,同時用發(fā)生在沙縣區(qū)的多個現實案例,提醒她要提高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意識。最終,林女士幡然醒悟,向民警保證不會再參與網絡刷單返利類活動,并主動邀請自己的家人共同監(jiān)督。

  什么是網絡刷單騙局?

  網絡刷單的共同特征是“做任務賺傭金”,而這里的“任務”指的就是:關注公眾號、給短視頻點贊、給網店刷銷量等。詐騙分子先是引導受騙者完成任務,獲取一定量的小額報酬。然而,當受騙人想要繼續(xù)做任務,或是將這些收益“提現”時,卻被要求墊付一筆高昂的費用....。。而詐騙分子的目標,正是這筆大額錢財。

  為什么受騙人屢屢受騙?

  一是以“蠅頭小利”為餌

  很多受騙人一開始也對“刷單”工作持懷疑態(tài)度。但他們在嘗試以小額投入“試水”后,發(fā)現竟然真能“獲利”。由此,便對“刷單”工作充滿信心,逐漸加大投入。更有甚者,有些受騙人明明知道“刷單”工作是一場騙局,但總覺得自己能和詐騙分子斗智斗勇,賺取詐騙分子手中那用以引誘受騙人的“蠅頭小利”,最后反而深陷其中,痛失錢財。

  二是利用“沉沒成本”心理

  在刷單詐騙類案件中,因為受騙人期望能挽回之前的支付出去的高額本金,或是希望自己之前“工作”付出的努力有所回報,所以會本能地拒絕支付“沉沒成本”。

  警方提醒

  1.謹記所有刷單都是詐騙,刷單本身就是違法的。天上不會掉餡餅,不貪圖小便宜,不存在僥幸心理,杜絕不法分子有機可乘。

  2.若需兼職,請通過正規(guī)渠道;任何需要墊資的網絡刷單都是詐騙;千萬不要繳納任何違約金、保證金、解凍金等;切莫陷入“低投入、高回報”的陷阱。

  3.若遇到詐騙,或者無法分辨真?zhèn)螘r,可以撥打96110咨詢或求助。(完)